首钢搬迁调整大事记

2011-07-12 13:25 来源: 我的钢铁网

据北京日报报道,虽然老厂区的800万吨钢铁产能去年全部停产,但首钢集团2010年的销售收入却首度超过2000亿元。2010年全年钢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达到3154万吨;销售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实现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41%。

据悉,首钢通过搬迁调整,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搬迁中,首钢发挥长材等建筑用钢材优势的同时,花大力气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板材产品。数据显示,2010年,首钢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板材产品已占六成。其中,管线钢101.1万吨,汽车用钢109.9万吨,船板104.8万吨,超额完成了“三个百万吨”的目标。通过四五年时间,首钢已经成为一个从长材占绝对主力的公司,变为高端板材的“新锐”。

目前,首钢各新钢厂建设已基本完成,实现了从长材生产为主向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期建设的首秦公司成为260万吨规模的“专精深强”的宽厚板生产基地,为首钢香港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提高融资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迁钢公司成为能够生产冷轧硅钢的800万吨规模的大型钢铁企业,不仅成为试验场和练兵场,而且成为首钢搬迁调整核心基地。顺义冷轧公司成为汽车板和家电板生产基地,产量达到170万吨,已向众多知名汽车和家电企业批量供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钢京唐钢铁公司按照国家提出的“建成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已建成1000万吨规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基本打通。

此外,首钢先后联合重组了水钢公司、贵钢公司、长钢公司、伊犁钢铁公司和通钢集团,使首钢的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搬迁,首钢已经从单一区域、单一产业发展的企业,转变为跨区域、以钢铁为主业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国际化企业。7月7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首钢集团首次跻身其中,列第325位。

“十二五”期间,首钢将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做优做强钢铁业,协同发展相关产业,实现首钢北京地区转型发展。到2015年,集团销售收入3410亿元,比2010年增长55%,其中北京地区销售收入1000亿元左右;集团钢产量4000万吨左右,比2010年增长28%(通过内部挖潜、联合重组等力争达到5000万吨以上);集团实现利润179亿元,比2010年增长8倍。首钢综合实力进入国内一流钢铁企业集团行列,为2020年进入国际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首钢搬迁调整大事记

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搬迁的载体。

2005年6月首钢炼铁厂5号高炉停产,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7月总投资64亿元、产能150万吨的首钢冷轧薄板项目在顺义奠基。

2005年10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宣告成立,该公司由首钢和唐钢发起,首钢占股51%。

2006年12月首钢迁钢2160mm热轧生产线成功轧出首钢历史上第一卷热轧板卷,标志着首钢进入板材生产领域。

2007年3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07年11月首钢顺义冷轧项目竣工投产。

2008年1月首钢宣布北京地区涉钢产业压产400万吨工作正式启动。

2008年5月首钢顺义冷轧公司全面投产,第一卷汽车板成功下线。

2008年10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1号高炉点火烘炉,这座容积5500立方米的高炉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高炉,在世界排名前五位。

2009年5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1号高炉开炉,标志着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项目开始试生产。

2010年6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2号高炉开炉,标志着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炼铁系统全面投产。

2010年12月首钢研制的世界最高强度级别的X120管线钢通过性能检验,标志着首钢高级别、厚级别管线钢热轧板卷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0年底以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第二步工程投产为标志,首钢搬迁调整的历史性任务基本完成。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